沿著西部濱海公路,你一定很難忽略矗立在海岸邊的十座大型建物,那是由工信工程負責統包設計及施工建造的「林口電廠筒式煤倉」(Coal Silo)。藍綠的色彩搭配,將這群七十二米高的筒狀煤倉融入身後的藍天、綠地之中,與不遠處的野百合彩繪造型煙囪,以及同樣由工信承攬的卸煤碼頭,相互輝映,這三者分別代表台灣電力公司「林口電廠更新擴建計畫」三項改進重點:燃煤的儲放、發電及運送。
隨著經濟發展、民眾生活品質持續向上提升,台灣的電力消費量逐年增加。然而,近年來公民環保意識的抬頭,以及PM2.5帶來的汙染問題,台灣人民開始關注能源政策發展,要求國家推動能源轉型,高汙染的傳統火力發電便成為批鬥的首要目標,其中又以燃煤電廠受到的抨擊最多。除了老舊的發電機組,林口電廠過去的露天型堆煤場易造成煤灰1揚塵,細碎的煤炭粉粒暴露在空氣中隨風飄散,形成另類的空汙來源。為此,林口電廠更新擴建計畫特別規劃採用筒式煤倉設計,用以杜絕傳統儲煤過程中所產生的煤塵污染。
林口煤倉是全台首座大型室內燃煤儲存筒倉,AB兩列共有十座筒倉,每座煤倉可儲存七萬噸燃煤,總儲存量達七十萬噸,搭配全自動犁式岀煤機系統,能夠提供林口電廠三部超超臨界發電機組2滿載發電三十天。
在台灣沒有參考範本的情況下,煤倉整體土木結構、功能設計、設備配置乃至於與電廠其他設備之運作配合,均為國內首次執行,而這套煤倉系統的引進要從一本「武功祕笈」說起……